中簡科技:300777中簡科技調研活動信息20220510
|
時間:2022年05月10日 11:51:22 中財網 |
|
原標題: 中簡科技:300777 中簡科技調研活動信息20220510

證券代碼:300777 證券簡稱: 中簡科技 中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
編號:2022第〔001〕號
投資者關系
活動類別 | □特定對象調研 □分析師會議
□媒體采訪 □業績說明會
□新聞發布會 □路演活動
□現場參觀
√其他 | 參與單位名稱 | 興業證券、招商證券、中信證券、中航證券、易方達基金、天
風證券、國投瑞銀、上海證券、中金基金、長江證券、信達證
券、申萬宏源研究所、中航基金、蘇州龍遠投資、南方天辰、
天風證券上海資產、天弘基金、廣州市玄元投資、山東金仕達
投資、秋晟資產、浙江睿光投資、中泰證券、廣州市玄元、陜
西星河投資、華泰證券、上海趣時資產、寧波量利投資、福建
澤源資產、深圳卓德基金、浙商證券、趣時資產、聯儲證券(自
營)、錦悅恒瑞、首創證券、三耕資產、銀河投資、上海鴻涵、
畢盛資產、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、天合資產、嘉合基金、太
平資產、康曼德投資、興業基金、百年保險資管、正心谷資本
中域投資、相聚資本、鵬華基金、深圳前海固禾資產、中融基
金、上海勤辰、睿遠基金、深圳市微明恒遠、鴻涵投資、明河
投資、和基投資、廣發證券、混沌投資、歌斐資產、景順長城
基金、銀華基金、陽光保險、進門財經、山東金仕達、陽光資
產、紅土創新基金、光大保德信基金、中?;?、龍馬資本、
東方阿爾法基金、上投摩根、金鷹基金、方正富邦基金、華夏
基金、融通基金、華安基金、安信基金、長信基金、建信基金、
華潤元大基金、華泰資產、上海樸信、國華人壽、上海鶴禧、
西藏合眾易晟、上海汐泰、大成基金、國信證券(自營)、匯
豐晉信、嘉實基金、財通基金、華富基金、國新投資、悟空投 | | 資、民生通惠、中睿合銀、深圳嘉石大巖、弘毅遠方基金、富
榮基金、磐厚動量、鵬揚基金、上海蘆田資產 | 時間 | 2022年4月28日 | 地點 | 進門財經線上路演平臺 | 公司接待
人員姓名 | 董事長:楊永崗
董秘、財務總監:魏星
證券事務代表:李劍鋒 | 投資者關系活動
主要內容介紹 | 一、行業、公司基本情況介紹
碳纖維因輕質、高強、耐腐蝕等突出特性,制備的復合材
料已經廣泛應用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,例如在航空飛行器方
面,減輕機體重量同時減少燃油消耗,提升航程和運載能力,
且由于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設計和成型等優勢,能顯著提升加工
裝配效率。
碳纖維是在高溫環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碳主鏈結構的無機
纖維,含碳量高于 90%。聚丙烯腈(PAN)基碳纖維的生產主
要分為兩步,第一步是通過聚合、紡絲形成碳纖維原絲;第二
步是原絲經過整理后,送入氧化爐制得預氧化纖維(俗稱預氧
絲),預氧絲進入碳化爐制得碳纖維;碳纖維經表面處理、上
漿即可得到碳纖維產品。碳纖維制備全過程連續進行,涉及精
餾純化、高分子合成、化纖紡織、高溫處理、表面處理及界面
科學等多個交叉學科,產業鏈長,產品系列多,生產技術復雜
任何一道工序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穩定生產和碳纖維產品質量。
特別是在航空航天領域,由于應用的特殊性,碳纖維產品的質
量標準高、研發周期長、資金投入大,行業壁壘高,同時對穩
定性有非??量痰囊?。
公司技術團隊來自中科院山西煤化所,曾完成了國家若干
重大課題和任務,技術傳承有序,人才隊伍穩定,核心技術人
員多年深耕高性能碳纖維領域,精通技術機理。2008年,公
司創始人楊永崗研究員和溫月芳教授帶領著技術團隊,肩負國
產T700產業化光榮使命落地常州國家高新區。創業至今公司
始終踐行“自主創新、產業報國”道路,憑借持續穩定、高質 | | 量的產品通過了極為嚴苛的航空材料驗證,過程中形成了“科
學家+工程師”無縫銜接、配合默契的團隊,打造了“產品技
術+關鍵設備+工控系統”三大自主可控優勢,主要產品碳纖維
及其織物已穩定批量應用于國內航空航天領域多年。
產業化方面:公司一期項目解決了國產航空航天尖端裝備
用ZT7碳纖維有無問題;二期項目(IPO募投項目)是柔性智
能化生產線,能滿足現有和新領域部分供應,有效提升解決國
家“卡脖子”難題的能力;三期項目正在緊張施工,建成后將
部分滿足未來一定時期內航空航天、大飛機等市場對高端碳纖
維的需求;未來,在不和已有客戶市場沖突的情況下聯合客戶
等相關資源,適度延伸產業鏈,滿足更為廣闊的市場需求。
近年來,在風電等能源領域市場拉動下,碳纖維蓬勃發展,
但國內航空航天用量結構占比和國外差距依然較大, 公司今
后持續圍繞中高端碳纖維發展定位,聚焦航空航天應用,一手
完成既有任務供應保障,一手抓新應用的拓展,用好資本市場,
積極、穩健、持續、協調發展。
二、問答交流環節
1.今年一季度百噸線和千噸線產能利用率情況?二季度
到四季度產能會環比上升么?包括提升利用率和產銷量?
目前公司的生產線主要是千噸線和百噸線,百噸線一直處
于滿負荷生產的狀態,千噸線在等同性認證通過后也具備生產
交付的能力。按照3K規格來算,百噸線年產能約120多噸,
千噸線年產能約為250噸-300噸。
既要看眼下,更要看未來,千噸線目前主要生產3K的ZT7
系列碳纖維,產能達到了設計要求,同時也承擔了更高性能纖
維的小批量生產、試制,驗證工作會對批產纖維產能有影響,
整體趨勢上碳纖維產量會越來越接近設計產能狀態。
2.公司三期項目的建設進展?
因為產品供不應求,公司全力以赴趕進度。施工單位已經
開始施工,現場打樁已經完成,后續廠房、氧化碳化線、原絲 | | 線設施在安全、科學施工前提下抓緊時間建設,主要設備合同
已經訂立。爭取2023年部分完成投產,2024年全部完成。
3.公司去年四季度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產品價
格未來兩年的趨勢?
主要是新一代產品的小批試制及驗證占用了產能,影響了
批產產品的交付,加上疫情對復驗回執開具時間影響所致。
2021年已披露的定期報告體現了價格變化,已簽訂的合
同價格有約定,合同執行期間會比較平穩,未來隨著客戶采購
規模的提升,不排除降價可能。
4. 2022年1季度研發費用和費用率有比較大下降,和下
游配合研發有關?
短期內金額和比率的變化不能說明問題,公司整體研發工
作按照滾動研發計劃穩步推進。
作為技術引領的科技創新型公司,對技術和創新孜孜以求
是我們的天然基因。公司對研發工作始終高度重視并保持了高
強度、持續性投入,除承接國家研發課題、項目外,公司研發
團隊主動對標前沿技術并與客戶共同發掘市場應用。
公司研發費列支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:一是自主研發,二
是承接國家相關研發項目,按準則相關規定分為與資產相關以
及收益相關兩部分內容,根據不同會計處理方法據實列示。
5.新產品的驗證有預期嗎?千噸線還是生產 ZT7系列為
主,ZT9系列產品生產和銷售進度?以及價格?
公司根據客戶和設計單位的計劃,結合公司生產計劃進行
安排。目前階段ZT9及其他產品主要是小批量供應試制驗證,
并未形成大批量銷售。
ZT9系列產品的生產、控制等環節較ZT7多,成本更高,
其定價取決于應用場景批產節奏及數量需求等,也應結合生產
成本綜合考慮,目前價格尚未確定。
6.在國產大飛機領域,公司有開拓計劃嗎?
目前國產大飛機中簡一直關注,公司劣勢是參與晚,優勢
是ZT7H制品接近國外預浸料要求;某兩款新產品基本全面達 | | 到國外預浸料要求。前面沒有及時參加是公司把精力用在其他
任務的研制及批產,下一階段公司要積極跟進這塊工作。
7.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同比去年有所下降,請問如何理解這
一現象,毛利率會持續下行嗎?
主要是去年同期千噸線未通過等同性認證,相關費用(折
舊為主)當時計入管理費用;到了今年一季度,因等同性認證
工作已經完成,由管理費用轉移到了成本、存貨,此情況導致
一季度凈利率也因此有一定幅度提升。
8.公司如何看待目前碳纖維競爭格局?
近年來國內碳纖維產業蓬勃發展,諸多業內同仁把握機遇
紛紛加快發展,因碳纖維應用場景較為廣泛,為廣大廠家提供
了非常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。公司繼續堅持技術領先的發展思
路,圍繞航空航天需求持續開展研發、批產及項目建設工作。
按照批產一代、擴產一代、研制一代、預研一代,提前布局研
究下一代產品及工程化,形成長久、疊加、穩定的長遠發展優
勢。做技術出身的我們要做百年老店,和國外高性能產品進行
對標,持續鞏固技術核心優勢,實現長久高質量發展。
9.公司在2021年度“其他收益”大幅下降,是受到稅收
政策變化的影響嗎?
公司2021年主營業務仍然享受增值稅免退政策,但相關
金額需要申報退稅,2021年度退稅受到疫情影響,但這一部
分收益會體現在后續的財報中。
此外,公司也收到了與稅收政策變化的相關信息,一方面
公司會堅決按照稅務機關相關要求辦理稅務事宜,但此項變化
并不影響公司現金流,對利潤率的影響也在可控范圍之內;另
一方面,公司會通過擴大銷售規模、豐富產品譜系、持續加強
研發投入、提高整體運營能力,將整體利潤率帶入一個健康、
穩定、合理的區間。
10.結合2021年和2022年兩大銷售合同,銷售總規模直
奔28億,是否能和公司產能匹配?
公司對碳纖維織物產能已進行擴充,在年報上也有相關描 | | 述;在此基礎上,百噸線和千噸線全力以赴保供,協調好新產
品認證需求,整體上保持較高的產能利用率。
11.常州市疫情對公司有影響嗎?
常州市的疫情已經得到緩解,現今沒有對社會面產生嚴重
影響。在最嚴重的三月中下旬,公司啟動應急預案,提前應對
一線員工和管理人員駐廠封閉管理,全力保證生產供應;在采
購上,公司主要原材料為丙烯腈,是一種大宗商品,供應商也
在公司周邊城市,未受到影響;物流方面,當地各級政府對企
業也非常支持和關心,高效協調和保障,第一時間辦理通行證,
公司擁有持續的物流通道。
三、董事長楊永崗對公司發展歷史和團隊情況進
行補充
公司從實控人到核心骨干一直從事碳纖維制備的技術研
究和產業化,技術工作者創業和其他類型的創業者不大一樣,
骨子里精益求精追求完美,懂得用戶想要什么,哪些可以提升,
而且能自覺的從技術方面去牽引和延伸用戶需求,進而提升了
我們共同的產品和市場空間,最終客戶粘性提高的同時也給股
東帶來了利益;其次公司堅定不移的結合國家需求,確定公司
發展戰略方向和遠期目標,通過有機的結合各方面的需求,天
然的具備了“儲備好下一代產品”的優勢,加上要滿足“實用
管用、好用”產品的充足供應,所以我們三期工程也是這一方
面比較直接的一個體現。
公司上下會緊抓歷史機遇,全力以赴把公司帶入一個更高
的發展平臺。 | 附件清單(如有) | 不適用 | 日期 | 2022年4月28日 |
中財網

|
|